跟著感覺走原唱(1989年的單曲循環歌曲《跟著感覺走》)
- 编辑:5moban.com - 18跟往年一樣,中國家庭在大年夜最重要的事,一是吃年夜飯,二是看春節聯歡晚會。
根據慣例,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都會唱紅一個歌手,還有一首的歌。
那年春節聯歡晚會捧紅的歌手是台灣的潘安邦,一夜之間被中國大陸十幾億人所熟知了。
潘安邦在春晚上演唱了三首歌,《跟著感覺走》《外婆的澎湖灣》《太陽與月亮》。
《外婆的澎湖灣》傳唱已久,大家都已熟悉。而《太陽與月亮》則是曇花一現。
《跟著感覺走》則以它歡快輕鬆的曲調,通俗易懂的歌詞引起了年輕人的共鳴。
春節過後,大街小巷出現最多的歌聲就是潘安邦的《跟著感覺走》,許多年後才知道,這首歌的原唱是蘇芮,但大家的印象裏,潘安邦已經跟《跟著感覺走》牢不可分了。
《跟著感覺走》紅遍大街小巷那年,正是我剛剛參加工作,在本地第一家合資酒店培訓。
培訓班的講台上有台收錄機,會有熱心的學員同事帶來自己喜歡聽的磁帶,輪換播放。但春節後,基本上就隻有一首歌在單曲循環了,就是這首潘安邦的《跟著感覺走》。
這家酒店曾經是我們當地第一個三星級合資酒店,在這個城市火爆一時。
當年的俊男靚女都以加入酒店為榮,其中也包括我。說來,工資待遇也確實不錯。剛進酒店培訓期就每月90元。那時一般就業的學徒工才31塊錢。
1989年剛落成,尚未開業的酒店
記得招工時是在工人文化宮,年輕小夥,姑娘集中了不少,需要經過站姿、走姿、英語、談吐溝通等幾輪評委的考核,才能有資格進去酒店培訓。
最後層層淘汰,選取了大概90人,基本男女各半。
剛到酒店時,還在裝修階段,不過已經進入了尾聲。到處是建築垃圾,所有的酒店設施還沒有到位,綠化等於零。
夷為平地前的酒店
我們這幾十個人絕大多數都是剛畢業的學生,單純得像白紙一樣,絕對聽話,相當好指揮。
培訓之餘,這許多的結尾工程就是我們的活了。酒店門前的鬆柏,以及從大路通往酒店大約二百多米的車道兩邊的整體綠化都是我們這幾十個剛出校門的年輕人幹出來的。
記得先從對麵東山賓館,把整棵大樹的根帶著泥土挖出輪廓,然後用草繩一圈一圈把根基固定好,一起抬到卡車上。運回酒店工地。
酒店這邊的準備栽種大樹的樹坑也都是我們這幾十個學員一鎬一鍬地撅出來的,很多學員都是當天把手磨出血泡,當天就磨破了,滿手血,還堅持幹。
此後幾十年再難找那會兒的幹勁,最起碼我自己是這樣。
我現在看挖樹,栽樹的都是用小挖掘機,省事省力但費錢。我們那會都是免費的勞動力,隻有90元工資。也都幹得熱火朝天的,沒有怨言。
最搞笑的是往樓上抬地毯,彼時,整個酒店都還沒有鋪地毯,工程量很大。一大卷地毯,長長粗粗的,我們十個男學員分左右兩溜一起抬,好像小猴子們抬孫悟空的金箍棒。
那時分四個班,每個班的班長是有經驗的老服務主管,擔任班長。班長們歲數也不大,也就二十四五歲的樣子。但比我們要大多了,腦子裏的花花東西也多。
有個男班長,看到男學員們抬了幾輪沒啥勁頭了,低頭耷拉腦的,就想了個辦法,選了十幾個長得漂亮的女學員過來站成一排,觀戰。
正是青春年少,熱血澎湃的年紀,一看美女們來了,恨不得把自己屁股上的羽毛全豎起來,個個都來精神了,爭先恐後地開屏。
在美女們目光的鼓勵下,剩下的幾大卷地毯一鼓作氣都抬上樓了。男班長的目的達到了。
經過近一年的培訓和打小工,這幾十個學員把個施工工地收拾成了可以開業的三星級酒店。
那批員工為酒店的開業,付出了極大的辛苦,也付出我們的一部分甚至全部青春年華,很多人在酒店工作多年。
但大部分陸續四散,唱著《跟著感覺走》,各自發展。散落在各個城市,散落到許多國家,遠的美國,巴西都有。也有過世的,去到了另一個平行世界。
每個人都將老去,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些地標物寄托著自己的青春記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一個一個地被推平,被拆除,被埋葬。
一並埋葬的也有我們的青春,用文字再次記錄青春,留待我們依靠回憶過活的年紀,翻將出來,抖落塵土,再會青春。
潘安邦(1961年9月10日-2013年2月3日),出生於台灣省澎湖縣馬公市金龍頭眷村保留區,祖籍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中國台灣民謠男歌手。
出道於1979年,素有“台灣民歌王”之稱。活躍於80年代。1989年的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外婆的澎湖灣》和《跟著感覺走》而紅透大江南北,其後激流勇退。
2011年潘安邦加盟點時唱片,他的許多經典之作至今仍耳熟能詳。並與費玉清唱“小調”歌曲並稱“雙雄”。
2013年,潘安邦因病去世,享年52歲。
感謝朋友們的關注和點讚支持![加油]
#70記憶##煙台頭條##70時代##潘安邦##1989#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